文:姚瑞宸
圖:莊平(職棒記者聯誼會2000年於台北市「阿才的店」聚會)
陳致遠代言機車記者會上,一位中華日報的學長說:「我們小聯盟記者只剩十人了。」掐指算算,可不是,含半退休狀態的老鳥在內,不多不少正好十人,差點連組個慢壘隊都湊不出人。
所謂小聯盟,是部份同業對三大報系(中時、聯合、自由)以外,其他小報棒球記者的戲稱,從四年前台時收掉體育組開始,自立報系、台灣新聞報、大成體育報相繼煙消雲散、中央解編、勁報倒台、民眾體育版併入東森電子報,能在「小聯盟」掛上體育記者字號的人正在急速減少中。
離開的人有的解甲歸田,賣起泡沫紅茶,幸運的改跑其他路線,或落難壹週刊旋而黯然離開,或被迫隱身在旁人稱羨的電視台內,把棒(籃)球夢埋藏心田,能似我苟延殘喘的,真的是少數中的少數。
若說小聯盟是金字塔的底部,頂端大聯盟記者傾頹之勢在所難免,以往三點半到球場採訪,下班後到飯店搶獨家的那股子熱勁早不復見,會像以前那樣每天勤做剪報、紀錄的也只剩民生報王惠民、方正東等寥寥數人,多的是比賽開打前珊珊來遲,然後打開電腦上網或者玩起接龍。
為何如此?就像方正東在大成報解散前夕憂慮地說:「沒有競爭對手,會大幅退步。」少了小記者向上攀升的蠻勁,大記者也會激不起鬥志。事實上這些大聯盟記者年紀都大了,各自有其家累,在景氣轉差狀況下,報社也用力裁員,像中時已裁掉600人,今年還再裁900人,體育記者射箭、射擊、健美、馬術……什麼都得跑,專業被稀釋了,工作量比以前大,壓力更重,但在棒球的份量上相對減輕。
話說回來,2002年七月真的很熱鬧,職棒雜誌來了近十個實習生,每個都超愛棒球,有政大、輔大、師大、世新、北體……,多得我忘掉還有什麼學校(只知道有幾個美眉蠻漂亮的,已鄭重交待不可以穿短褲來上班,免得影響工作效率),老實說職棒雜誌人手嚴重不足,在他們申請時早已相應不理,想不到還是不請自來,現在沒空照顧他們,真的很抱歉。
辦公室外也同樣很熱鬧,上半季票房成長超過100%,繼鄭昌明的海洋水、周正雄代言泳裝之後,陳致遠接連拍攝台灣啤酒和山葉機車的廣告,鯨獅的花蓮之戰,上千球迷坐遊覽車共赴東部加油。
舉出這幾個事例,是為了跟平面體育媒體的蕭條相比對,之所以有這麼大的落差,要大膽地向報社的前輩長官說:「你們的新聞鼻有點塞,反應遲鈍了。」
前幾年各報為減少差旅費用,大做美國職棒、職籃,或者像大成報嗜炒羅德曼、喬丹、卡妮可娃的緋聞,刻意減少本土賽事報導的篇幅,本土消息無法曝光,造成讀者對本土體育無法關心,體育產業在得不到奧援下隨之消條,同樣地,大量利用網路新聞,也使得記者臨陣磨練的機會變少,新聞的質與量隨之直線下降。要現在的年輕記者做紀錄、剪報或其他功課,求他,不一定會理你。
當然,媒體經營和其他行業一樣,投機性格在所難免,走在社會脈絡前才有戰勝對手的機會,很遺憾,今年世足賽期間,各報再度排擠本土新聞,版面內容、風格一統沒有新意,擴大報導的同時也在自掘墳墓,此外,仍有少數人寄望「博奕條款」通過大發賭博財,雖足以期待,但當短期賭資超過體育產值時,體育很容易崩解變調,這點可以從五年前的教訓得到明證,相關體制健全前,此等橫財難長久。
報給長官們一個明牌,「學問無皇途」好的記者要求生存,前題是尊重自己的工作,體育媒體要發展,也應回來專心經營這塊土地上的體育產業,希望像中信鯨裴科長所說,「我們是經濟學上的U型反轉,只是底部的時間長了點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man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