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逢過年,我家附近總是車水馬龍,連半夜也要塞車。南勢角這個小地方,會這麼熱鬧,全拜南山福德宮的土地公公所賜,這座已逾百年的小廟,近年幾已成了生意人的守護神,聽說求財特別靈驗,"烘爐地"之名最近也愈來愈紅火。
我自10餘歲起即住在山下,求學時代,每周都要上山一、兩次。不為別的,這座小山雖然不高,但近千階的階梯足以讓人氣喘吁吁、汗流夾背,運動健身效果奇佳。
《台灣旅遊聯盟》網站,對"烘爐地"有簡略介紹:
烘爐地南山福德宮創建於清乾隆20年(西元1736年),距今已約有260年的歷史,廟內供奉福德正神,為漳州移民呂德進拓墾南勢角時所建。傳說南山福德宮的位置為風水極佳之地,廟址左右兩側各突出一塊山頭,三足鼎立,狀似烘爐,這也是『烘爐地』的名稱由來,福德宮下方約五十公尺處聳立一塊巨石,地理師稱此時為烘爐之火母,烘爐得火母,故能生生不息,當地居民皆相信該處為難得的福地,入廟後,印入眼簾的是高約2公尺的土地公像,手中元寶已被信徒摸得閃亮,據說摸著元寶誠心祈求,相當靈驗。
《玩全台灣》旅遊網:該址傳說為風水絕佳之地(註二),當時所建之廟,只不過是一座以三塊石板所砌成的小廟,其後地方人士前來奉祀者漸多,香火日益鼎盛,直到民國四十一年(一九五二),信士游興仁予以重修,但原來的石造小廟,仍末拆除,仍保留於廟內,民國五十七年(一九六八),鄉內信士發動募捐,再次擴建,除興建正殿外,並修築登山石階,開闢山麓道路,鋪設柏油路面,週邊亦陸續增設活動中心、停車場、餐廳等設施、規模宏大。
大年初一,和朋友喝茶聊天回家後,閒來無事,突然興起上山祈祝家人身體健康,順便拍了幾張照片。(沒有用閃光燈,手晃得厲害,歹勢。)
據說是東南亞最大的土地公公神像,座落於停車場上方。如果是步行上山,相信我,光爬到這裡,你應該已中途休息過兩次以上,衣服全濕了。
攀過神像後的第一段階梯。
須臾即達第1個涼亭,可稍事休息。
涼亭壁上的「財子壽」圖。
第2段階梯。
轉個彎,繼續往上爬。
抵達「福德宮」牌樓。
對不起,還沒到,還有最後一段。
這是鐵棚搭起的前庭,午夜十二點半了,人還是很多。
聽說摸土地公手中的元寶會發財喔。
摸摸鬍子,不知是不是添好福氣。
半夜還是有人賣彩券。
來拜拜,記得只需點5柱香。
發爐了!
大家都很虔誠,只有我一人在拍照,蠻尷尬的。
此廟的宗旨。襟懷之大,感佩。
中間黑黝黝的小尊神像,已有260年歷史。
換個角度看。
他們排隊去哪?
因為,廟的後面還有尊土地公神像(一堆人排著要上香,不好意思拍)。兩側供奉的不知是不是文武財神,可以向內投擲硬幣,然後再拿一個出來,保存起來當「發財錢」。
這座塔已不再燒金紙了。因為……
從廟旁拍的台北夜景(一)
從廟旁拍的台北夜景(二)
交通資訊:
搭車:聯營249、809,於烘爐地站下車,沿登山步道步行約2公里
捷運南勢角站搭乘捷運接駁公車(自強國中-烘爐地),於山頂烘爐地停車場下車,沿登山步道步行約100公尺。
捷運景安站或南勢角站轉乘免費的觀光接駁公車「圓通寺-烘爐地」,週一至週五約50分鐘一班,週六、週日約30分鐘一班。
開車:中和交流道下,右轉中正路前行,見南山路右轉,再接興南路直行可抵文昌帝君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