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回家,隨意按開遙控器看《大學生了沒》,看李敖和十餘名大學生對談。失笑之餘猶有愕然。
節目中,考了學生若干簡單問題,如「欣賞的知識份子」,有人答李家同、陳文茜、馬英「久」,體貼的答案有「李大師」、「李熬」、「李ㄠ」,也有人楞在當場不知如何應對,或者台灣的知識份子壓根不值一哂。
「世界第一長河川」,答案大多是「長江」。聽寫成語「ㄉㄨㄛˊ ㄎㄨㄤ ㄦˊㄔㄨ』,答案有「奪『框』而出」,有人「奪」字不會寫。過年放鞭炮,是為了驅趕「龍」、「韃子」(心中暗笑:這個答案應該是同盟會同志提供)。全身最有力的肌力是腰,因為腰力對男生很重要。打針是先施力噴出少許葯水,是為了防止有人流血留於針筒內而造成感染。

節目製作單位不免也犯了小小紕漏,「孔明揮淚斬馬謖後智退司馬懿才撤軍,使得是三十六計的哪一計?」,答案是「空城計」,李敖說:此計不在三十六計中,不完全正確。主持人陶晶瑩將馬謖(ㄙㄨˋ)錯唸成馬ㄐㄧˋ,也有小小突槌。

《三十六計》中第六套《敗戰計》的第32計確是「空城計」,並非不在三十六計中。
但三十六計只是古代概括的兵略說法,源出於南北朝時的《南齊書─王敬則傳》「敬則曰:『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計。汝父子唯應急走耳。』」檀公,指南朝宋時名將檀道濟,「走為上計」指檀道濟伐魏不利,主動退兵事。
南北朝時序在三國之後,所以如果孔明先生有使「空城計」,此計當然不是源出三十六計。不過,諸葛亮羽扇綸巾,大開西城空門,司馬懿疑而遑退一節,僅見於《三國演義》,而未列於《三國志》等正史中,應該和「借東風」、「草船借箭」等節都是虛擬的故事。

11題中只有1人答對8題,多數人只答對2至3題,也有人被完封出局。
大學生們富答案創意固然令人拍案叫絕,但卻也讓我瞠目結舌、冷汗直流,上述問題不該叫知識,應該是常識吧 。
看電視,會讓我的世界限於一隅,受限於節目制作單位狹隘的視野和利慾薰心的渾濁,30幾吋平方的光亮平面,放射出賭博、鬼神命理、時尚消費、美容塑身、政客狂囂和俊男美女的情愛世界,或許,不應以螢光幕所展現,來判斷現代人、年輕人或社會潮流。
無關於己、老掉牙的國學史地常識,可能早已被摒棄,然取而代之可大可久的新學是什麼呢?這就是我不知道的。
譬如,昨天在工作場合,幾個20幾歲年輕人擠在狹小的電腦螢幕前大笑不止,只看到「天線寶寶」(還是無線?電視寶寶?只知是BBC英國廣播公司製作的電視節目)取代毫不相干的漫畫原有角色,被嵌入一些章節裡突兀地出現,反覆出現一句:「丁丁是個人才」。
我不知誰是丁丁,他是人才有這麼好笑嗎?或者,這句話有什麼其他的深刻意涵。
李敖七十幾歲,還說最喜歡方文山的歌辭《鬥牛》,我才四十出頭,不但早就不鬥牛,而且還「目不識丁」,看來要被時代巨輪淘汰出局了。
止謗莫若自修!小子欠學,當悔過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man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