強調專業,將是2本新棒球雜誌致命的弱點。
這句話看來有點吊詭,但我卻深信不疑。

寫稿就像做菜

昨天,把兩本新出刊的雜誌瀏覽了一遍,終於記得叫什麼名字了,Pchome集團的棒球雜誌叫「HIT」,陳一平的雜誌叫「Passion」,都是英文名字,可能看起來比較權威吧,或者棒球迷的英文都不錯。
專業,但然是職業運動的特色,也是必須注重的方向,但這東西就像河豚一樣,如果處理得好,是絕世美味,稍有疏忽可就劇毒無比了。
文章是給人看的,首要重於溝通,好文章的要件是筆者和讀者有共同的語言,就像廚師知道食客的味覺一樣,鹽放得多少,很重要……
根據個人經驗分析,職棒是2001年世界盃前後復甦,新進球迷相當多,年齡層以16~24佔大宗,80%是學生,其中60%以上是女性,這些數據分析可以從看台上球迷結構獲得驗證。
知道市場在哪裡了,當然要端出客人喜歡、容易接受的菜,在紐約市中心賣蚵仔煎或牛雜湯,一定是吃飽太閒,有錢沒地方花。
所以太過強調數據,或者是球技部門,將是新興球迷難以下嚥的食譜,就像不玩股票的人看財經版一樣,通常都是快速翻過,強調專業,好的作者必須加上許多下飯的醬料。(可以想像,我這系列評雜誌的文章,也有很多人看不下去)

職棒雜誌的蛋塔效應

「HIT」和「Passion」號稱迎向專業,事實上是想節省人事成本,只想找棒球線上記者寫寫稿,編本書來趕這股職棒熱潮。
「HIT」執行編輯說,Pchome集團之所以想出職棒雜誌,是因為旗下其他雜誌的相關通路商告訴他們《職棒雜誌》最近賣得很好喔,要不要也出一本,高層詢問編輯部看棒球的人還真不少,「那就出一本吧!」在此之前,沒有做過任何市場調查或讀者分析。
不知他說的是真是假,Pchome的氣派真令人咋舌,原本出本雜誌是那麼簡單的事,那我過去這10年編的3本雜誌,不是謹慎得有點寒酸了嗎,不太願意用「一窩蜂」來形容別人,那說他們「蛋塔」好了。
至於「Passion」,嚴格說來不應該是棒球雜誌,他是在財經之外,夾了相當比例的棒球報導頁面,之所以如此,只能說老闆陳一平先生,迄今對職棒仍難以忘情,而不甘寂寞吧。(老實說,這位學長真的令我很好奇,總有一天要專訪他)

「職棒記者」專業嗎?

這兩本雜誌的共同特色,是執事者(執行編輯或主編)都只是看電視轉播的球迷,對球員生活或球界生態並沒有深入的瞭解,所以走向所謂的專業路線,是不得不然的選擇,而線上的職棒記者,是他們求勝的最大利器。
他們可能不知,這些職棒記者可能也會像河豚一樣,帶給他們兩極的效應。
職棒記者的生態, 我之前在「體育媒體的U反轉」中有過略帶情緒的描述,現在的狀況有些微的改善了,新增了幾名年輕新進,球迷變多,記者競爭壓力也變大,顯得有活力多了。
但他們的視野還是有相當侷限性,現在的職棒記者,會提早於下午3點左右到球場採訪,然後進記者室看比賽,記者們通常會問:「最近狀況好不好?」、「昨天比賽怎麼會如此?」、「你覺得……?」問題多半和比賽有關,所以大家在隔天的報紙上最常出現的名字是總教練,而過程、情節,早在年代、緯來或東森電子報上看到了。(東森的楊逸民筆還真不錯,是報紙記者的最大敵人)
找這些人寫雜誌,每篇文章在1000字~2000字之間,會出現什麼樣的東西呢?蛋炒飯、飯炒蛋、蛋飯一起炒,一堆數據的加減乘除,厲害一點的會加點蕃茄醬、咖哩粉或肉絲。
還有一點難堪的是目前《民生報》、《蘋果日報》、《自由時報》三不五時有專題版面出現,報紙都已經雜誌化了,更壓縮了雜誌發揮的空間。
我不敢說職棒記者不夠深入或是沒有新意,但是要資質不同的每個廚師上一道菜,想要餐餐美味,真的很難,讀者平時吃慣了數據大餐,再看這種雜誌,會不會味覺疲乏了。

棒球的人性

「球場如人生..球場所見竟在生命中得以反覆印證..."人生中的悲歡離合卻也忠實貼切的濃縮在球場中"....棒球的魔力來自於永遠無法捉摸的不確定性!!」
這句話是緯來棒球周報製作人廖以容,為該節目有朝一日停播時所寫的墓誌銘,道出了好的棒球報導的方向。
他在5月28日製作了「電火球」專題,引起極大的好評和迴響,很多的網迷將該專題轉成數位影像,透過E-MAIL「讓好東西和好朋友分享」。
我覺得這專題好,不僅在有趣,在球員的互動,更在於球員的情緒自然流露。
太多的報導,都把焦點放在比賽、制度和新聞,但棒球員是人,這個事實常常被忽略。
只要是人,就會有情緒、有故事,像五月號《職棒雜誌》「看球觀點」中主編朱維瑛和採編賴邦寧所寫徐生明和陳連宏,都是難得的佳作,之所以好,是因為他們用「心」去看這些人……
我喜歡十年前的《人間》月刊,喜歡報導文學,喜歡他們關懷弱勢,從細微處去觀察世界。印證到棒球上,職棒圈中,沒有其他文字工作者比朱維瑛、賴邦寧或廖以容更了解球員生活、體會他們的心情,這是「HIT」和「Passion」不及《職棒雜誌》處,也是《職棒雜誌》的最大優勢。

結尾

當然,把《職棒雜誌》搞得像《人間》一樣,保證會像《人間》一樣消失在人間,職業運動是一種秀,所以好的職業棒球雜誌也得注意包裝,在專題企劃等鬼點子上,朱維瑛能輕易跳出棒球場的「鑽石舞台」,給人意想不到的效果,在棒球專業上,賴邦寧的功力已不下於10年的專業記者,至於攝影組長莊平,拍職棒已12年了,是最能掌握球員情緒、表情,最能有效「命令」球員配合的攝影師,比起「軟體戰力」《職棒雜誌》可比兩位新朋友強太多了,這樣的陣容組合,市值月薪20萬元應該不過份。
但《職棒雜誌》能打贏這場戰爭嗎?很難說,他們要加強的是行銷和頁數,多加一些單元,容納更多東西是當務之急,絕非在發行份數上和敵人一較高低,之前說過,中華職棒公司的資源很有限,要找對地方花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man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