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六月,棒球雜誌再度進入戰國時期。
PCHOME集團的棒球雜誌要出刊了,陳一平旗下的棒球雜誌也在進行中,棒球雜誌不再是中華職棒公司的獨門生意。(我不愛記瑣事,所以連名稱都忘了,這樣算對得起栽培過我的《職棒雜誌》吧)

我很好奇《職棒雜誌》的對手是個什麼樣的刊物?六月三日在新莊球場碰到PCHOME棒球雜誌的執行編輯,小聊了一下,這本雜誌內頁132頁,騎馬釘裝釘、全彩印刷,沒有採編編制,美編倒有6人…
哇塞,《職棒雜誌》美編只有快樂媽一人,雖然她有13年資歷,但是再怎麼用力也只有雙拳雙腿呀,何況…她和我一樣是個截稿期爆發力十足的人,嘿嘿,平常吶……快樂媽,我絕對比你混!
6個美編真的把我嚇了一跳,但是看了這本雜誌的列印樣,鬆了口氣。
從編面風格設計到編排上,看不出有6位美編的多樣性,嗯,說好聽一點,有點美式風格吧,蠻乾淨、清晰,各個單元的設計大同小異,這樣的版面,說臭屁話,交給我就好了啦,用不著6個人。
講白話一點,視覺和圖像不是他們的主力訴求,決戰戰場是在內容上,他們沒有採編編制,所有內容都採用外稿,強調「專業路線」。
創刊號邀請到各方好手撰稿,當然,我們熟悉的前《職棒雜誌》採訪組長曾文誠絕對名列其中(請CPBL網開一面,不要將他列入叛將),還有我的好朋友69er,雖然沒有細看內容,但我相信深度或「我執」的層度是絕對夠的。

我瞄了3分鐘後跟那位執行編輯說:「3個月後見勝負,初期《職棒雜誌》佔上風,決勝點在於刊物的附加價值。」
pchome的棒球雜誌創刊號印量3萬5000本,《職棒雜誌》為了打這場戰爭,特地趕在六月,在全國最大通路7-11上架,印量向上調整1萬本,達近十年新高的三萬本,如果加上陳一平的雜誌和「大象會刊」,六月以後的棒球雜誌印刷量應該已接近,甚至超越職棒三、四年有11本棒球相關刊物同時競爭的鼎盛期。
這是另一個台灣奇蹟,在所有產業、經濟指數向下滑落的時候,只有職棒期刊發行量逆向上揚,這個市場果真充滿榮景嗎?胃納足以讓3~4家雜誌同時生存嗎?從球場看台上的觀眾人數,我找不到答案。
這是我的懷疑,也是私下反對《職棒雜誌》加印到3萬本的原因,但,現在我覺得這場仗不得不打,就像八年抗戰的淞滬會戰一樣,要用盡全打得激烈,即使輸了也不要緊。
這是個搶市場的長期戰爭,但第一個戰役是很重要的,誰贏了前3個月對後續的影響很大。

刊物的附加價值是什麼?由消費者來決定。
是內容帶給讀者的收獲嗎,這是當然,但更重要的是還有什麼service,之前《職棒雜誌》送過電玩遊戲試光碟、球星墊板、海報,據我對中華職棒的了解,他們很難再送什麼了,因為聯盟和職棒公司的財政是各自獨立的,職棒公司雖然有減少虧損,但一直沒有賺錢,除非聯盟宣推主任願意再消耗聯盟預算來打仗。
相對的,這是pchome優勢,他們有7本雜誌同時上架,還有個極大的入口網站做支援,不但相對降低通路、印刷成本,彼此資源可以互享,如果善用這些附加價值,《職棒雜誌》將難以招架。
那《職棒雜誌》的優勢是什麼?就是官方刊物,享有其他刊物沒有的資源,中華職棒打多久,就撐多久,像八年抗戰的中國一樣,沒有先進武器,只能打消耗戰。(待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man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